行业资讯
行业资讯
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MES系统升级!浪潮信息存储稳健支撑
2025.07.16


某新能源汽车企业凭借其“电池-整车”全链路垂直整合优势,在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市场均取得全球领军地位。近期,该车企与浪潮信息携手在其核心动力电池MES系统部署全新数据存储解决方案,突破了产线实时响应滞后、资源调度协同效率低、生产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缺乏可靠保障等核心瓶颈,在提高动力电池产能和良品率的同时,将订单响应周期缩短25%、存储成本降低30%,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高效、可靠支撑。


产能与品质需求双重升级,动力电池MES系统迎挑战


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,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能需求增长迅猛,2025年1-5月全球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高达35%,同时2026年动力电池新国标"不起火、不爆炸"的强制安全要求加速低质产能出清,行业正面临产能与品质的双重升级挑战。在此背景下,动力电池MES系统成为关键,其产线响应、产能调度、生产过程及品质管控等核心环节的数据处理能力,直接决定了电池良品率和生产效率。


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,该车企在动力电池生产规模与品质上均处于行业前沿,但随着产能的迅猛扩张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,原有动力电池MES系统的数据存储方案瓶颈日益突显,在生产数据实时响应、存储资源高效调度、不同产线数据安全故障隔离等方面面临挑战,制约其动力电池生产效率和品质。


■ 生产工艺复杂精密,存储需毫秒级响应以保障良品率


动力电池制造涵盖阳极、阴极材料、隔膜等多类物料的批次数据,以及搅拌、涂布、辊压等数十道工序的微米级精度工艺参数。该MES系统中会实时产生海量设备日志、质检报告、影像等多模态数据,为确保电池生产品质稳定性,需存储系统支持毫秒级响应与数据实时流转。以涂布机的微米级精度调整为例,数据响应的滞后会直接导致工艺修正时机偏差,进而影响极片贴合良品率。


■ 存储资源调度、协同效率低下,制约产能释放


随着该车企动力电池产能扩张,传统存储资源调度机制局限凸显。其原有系统采用“一刀切”式静态分配策略,近70%的SSD存储被工艺文档等访问频次低的冷数据占据,当涂布、叠片等关键工序需要实时调取工艺参数时,却因资源挤占频繁出现响应滞后,延迟生产进度。更关键的是其资源调度与生产计划缺乏协同,无法根据工艺优先级动态分配IOPS资源,形成“忙时资源紧缺、闲时资源浪费”的矛盾局面。这种资源调度模式不仅推高了存储成本,还导致该车企的规划产能实际利用率较低,制约规模化协同生产。


■ 多样化、多技术路线电池生产,数据安全与业务连续性保障承压


该车企动力电池产品线涵盖十余种容量规格,涉及三元、磷酸铁锂等多条技术路线的交叉生产。不同技术路线的电池在热失控防护、能量密度控制等核心维度存在显著差异,对应的安全阈值参数体系需独立维护,这些参数在MES 系统与设备控制系统间高频传输时,因技术路线切换导致的参数体系更新,使得加密通道需同时处理多套安全规则的校验与同步,这对存储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极高要求,需避免因单点故障影响业务连续性。



浪潮信息存储赋能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MES系统提质提效


针对该车企动力电池MES系统面临的存储难题,浪潮信息基于AS5300系列存储构建了与其生产业务需求深度耦合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,以全协议融合、智能资源调度、全冗余安全三大核心策略,为多模态数据交互提供毫秒级响应确保精细化生产品质把控,订单响应周期缩短25%,并降低了30%存储成本,实现更高品质、高产能利用率的规模化生产。


// 破解复杂多模态生产数据实时处理困局,保障电池生产良品率


浪潮信息为该车企动力电池MES系统构建了一套全协议融合的统一存储架构解决方案,原生支持FC、NFS、CIFS等多种协议,多模态的生产数据对接时无需转换格式,从根源上降低协议适配带来的存储系统响应延迟,解决小文件高频读写的延迟问题,为电池产线参数采集提供毫秒级实时响应,确保极片贴合精度稳定在微米级标准,为工艺复杂、精度严苛的动力电池制造筑牢良品率保障防线。


// 动态适配生产需求,释放产能提高规模化效益


针对极片外观检测等关键环节需求与订单量波动的动态变化,基于AS5300系列的存储解决方案可启动资源优先级调度,分配专属性能资源,避免非关键业务挤占性能;通过智能分层技术动态调整存储容量,按生产节奏将冷数据自动迁移至低成本介质,释放高性能 SSD 资源。同时存储架构一体化设计配合跨流程数据调用,消除了块存储与 NAS 存储壁垒,省去跨系统中转,空间利用率提升40%,同时存储成本降低30%,为其动力电池规模化生产注入高效能动力。


// 全冗余设计,保障多样化技术路线下数据安全及业务连续性


针对多品类动力电池安全参数体系差异大、归档数据量激增的痛点,AS5300系列采用双控制器冗余架构,控制器、电源等关键部件支持热插拔,配合双冗余SAN光纤交换机与以太网链路,彻底消除单点故障对交叉生产的影响,即使某节点失效,也能避免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等不同路线的生产数据传输中断。BBU二次备电系统则针对性保护差异化安全阈值参数,防止突发断电导致参数丢失,与设备控制系统形成双重防护,解决多技术路线切换时的安全参数传输风险,筑牢多品类电池产品生产时的业务连续性防线。


该车企通过与浪潮信息的深度合作,成功破解动力电池MES系统在数据复杂性、安全性及存储资源利用上的多重难题,实现了产能利用率和良品率的提升,为业务连续性提供坚实保障。未来,随着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,双方还将持续探索智能制造新边界,以创新技术驱动汽车产业价值链的全面升级,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体验。